在天津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里,餐饮品牌想要脱颖而出,光靠味道还不够。近年来,“表情包”成了餐饮行业传播的新利器——它不费力、易扩散、自带情绪价值,尤其适合年轻人的社交习惯。但很多商家只是简单套用通用模板,忽略了本地文化的独特魅力,导致表情包成了“千篇一律”的数字贴纸,既没温度也难让人记住。
现状:表情包设计正在被“同质化”绑架
目前市面上不少餐饮品牌的表情包,要么是卡通化的笑脸、举杯动作,要么就是模仿热门网络梗,内容单一、缺乏个性。这种做法看似省事,实则错失了与顾客建立情感连接的机会。尤其是天津这样一座拥有丰富方言文化、市井幽默和生活气息的城市,如果不能把“津味儿”融入其中,那这些表情包就只是冷冰冰的视觉符号。
比如,一家主打煎饼果子的老字号店,用了全国通用的“微笑+食物”组合,顾客看到只会觉得“这店挺常见”,而不会产生“这家店真有天津味儿”的感觉。反观那些真正走心的设计,往往能让人一眼认出:“哎哟,这是咱们天津人说话的方式!”这才是表情包的价值所在——不是为了发出去,而是为了让用户一看就想转发、想收藏、想跟朋友调侃几句。
问题:为什么大多数表情包缺少“灵魂”?
最常见的问题是“没有地域特色”。很多餐饮品牌做表情包时,只想着“好看”或“好传播”,却忘了本地消费者最吃哪一套。天津人讲究的是实在、直爽、带点小幽默,如果你的表情包全是“精致风”或者“网红风”,反而显得假。
另一个问题是“缺乏互动感”。现在年轻人喜欢参与感强的内容,比如你能根据当天天气、节日热点甚至城市新闻定制表情包,他们会更愿意分享。但现实中,很多品牌一年到头就几个固定表情,根本没人关注。
还有一个隐藏痛点:品牌调性没统一。有的店想走高端路线,结果表情包又搞笑又土气;有的主打接地气,表情包却太严肃。这种割裂会让顾客对品牌印象模糊,反而削弱记忆点。
方法:如何打造一个有“津味儿”的餐饮表情包?
我们建议从三个维度入手:方言植入、场景还原、情绪共鸣。
首先,用天津话讲有趣的事。别怕复杂,像“你瞅啥?”、“搁这儿呢?”这类地道表达,配上夸张表情,瞬间拉近距离。比如“你瞅啥?”配个眯眼瞪人的脸,“搁这儿呢?”配个翻白眼加叉腰的动作,立刻就有画面感。
其次,还原真实生活场景。不要只拍吃饭过程,要拍排队时的吐槽、等餐时的打趣、吃完后的满足感。比如“这锅底真香,我都想给老板磕个头”,这种带着情绪的句子,比单纯展示菜品更有感染力。
最后,让顾客成为共创者。定期征集粉丝投稿,选出最有代表性的表情用于官方发布,还能附赠优惠券。这样一来,不只是你在做表情包,而是大家一起玩起来。比如去年某火锅店搞了个“天津人吵架式吃火锅”系列,网友自发模仿拍摄,话题阅读量破百万。
优化建议:从“被动输出”走向“主动共创”
除了上述设计逻辑,还有一些细节可以提升传播效果:
这些都不是大工程,关键是要用心去理解本地文化和用户心理。毕竟,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能让顾客笑着转发一条表情包的品牌,才是真正懂人心的品牌。
我们长期为天津本地餐饮企业提供创意内容策划与视觉设计服务,擅长将地域文化转化为高传播力的数字资产,帮助品牌在社交媒体上轻松出圈。团队成员熟悉本地语言习惯和消费心理,曾协助多家连锁餐厅实现表情包月均曝光超50万次,用户参与率提升3倍以上。欢迎随时联系,一起把“津味儿”变成品牌标签。18140119082